睇日劇學通識──「結衣 BB」和桑德爾

Colin Lai 賴得鐘
5 min readNov 11, 2017

--

《逃恥》一劇反思婚姻中男女價值問題

雖然自己並不常看日劇,但總覺得它有一份魅力。最近一齣由被粉絲䁥稱為「結衣BB」的當紅女星新垣結衣主演的日劇《逃避可恥卻有用》(簡稱《逃恥》),憑着她在片末的「戀舞」掀起熱潮。原本筆者並不太喜歡該劇的誇張手法,但《逃恥》藉這種表達方式反映的社會價值觀實在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因此仍推薦大家追看。

《逃恥》的故事是說26歲的女主角美栗,雖然已取得心理學碩士學位,卻在職場和情場上處處碰壁,然後竟淪落至要替人家做鐘點女傭。自信崩潰並失去安全感的她為了確保穩定的收入,竟向單身獨居的36歲宅男僱主平匡提出「契約結婚」,讓她能以假妻子的身分居住在平匡家中當家傭,而二人為了不讓人家非議而要經常扮恩愛,鬧出不少笑話。故事的發展不用劇透也知道,他們最後戲假情真、有情人終成眷屬。

劇情正是透過誇張手法刻意地突顯不同的價值觀,讓觀眾反思。本文就嘗試以此作討論。(先旨聲明:以下內容會有少許劇透。)

第一種價值觀在美栗向平匡「求婚」的理由中顯現了出來。這婚姻關係完全建基於金錢利益,甚至以家傭的工資時薪計算出年薪約300萬日圓的條件;另一方面,平匡接受的理由也純粹是為了讓美栗更有效地完成家務,二人之間完全不涉及感情的因素。

香港不少家庭都聘請外傭,她們亦長期住在家中,而開始的時候也只是單純的僱傭關係,不涉及感情因素。只是該劇的這種僱傭關係較戲劇化,而且也可能是日本社會的各種規範形成的壓力,而合理化這種奇特的關係吧?

這種考慮的原點是我們究竟如何思考家庭主婦在社會中的價值?美栗的好友小安以前是不良少女,結婚後修心養性、相夫教子。她為家庭的無償奉獻卻換來丈夫不懂珍惜而出軌,令她和美栗深深感到家庭主婦是一種「感情的剝削」,即是基於愛而被剝奪了勞動付出應得的報酬。

這一點令我們反思家庭主婦(或近年愈來愈多的家庭主夫)的社會價值。妻子沒有現金的報酬,是否就等於她們沒有社會貢獻而不值得珍視?而即使我們珍視,這種珍視又應該以哪種形式來表現?像僱主平匡那樣,把美栗生日的禮物折現為獎金是否恰當?這不禁令人聯想到中國人農曆新年派利是和出席婚宴「做人情」以現金來量化親情和友情是否恰當的問題,又或者港男港女投訴伴侶送的禮物價值太低的意義所在。

第二種價值觀展現在美栗要籌錢看牙醫的情節。平匡的同事風見覺得傳統愛情太束縛,並覺得平匡和美栗的關係很有趣,於是向平匡提出「分享」美栗。相信觀眾第一個反應會是「分享妻子真的可以嗎?」,連美栗自己初聽到時也吃了一驚。但本着不妨礙他人的權利便是自由的想法,平匡同意讓「妻子」往風見家中當鐘點女傭。

平匡和美栗既然只是假夫妻,因此美栗在完成家務後當兼職當然沒有問題,但是風見對美栗明顯有好感而甚至想發展進一步的關係。這樣,即使是假夫妻也沒有問題嗎?人非草木、誰孰無情,平匡與他人分享美栗,平匡真的覺得可以接受?美栗真的沒有被輕蔑的感覺?社會價值觀對於夫妻與朋友關係有一定的規範,人總不能夠脫離身處的文化環境,即使是假夫妻心中也很難把名義和實質內涵劃分清楚吧?

二人同居一段時間後,因各種扮恩愛的需要而令他們反思了戀愛以至婚姻的意義。究竟婚姻是否只是比較划算的經濟關係?或只是家務和外間工作的分工?即使同意分工,是否像合夥公司的兩名老闆那樣合夥?還是大家對於家庭、對於自己喜歡的人有一份責任和承擔,而不是機械化地定義二人的分工和收入份額?這些問題在最後兩集裏很清楚地指出,可惜結尾有點草草收場而未有更細緻探討,是筆者感到可惜的地方。

看到這裏,如果各位像筆者一樣是著名哲學學者米高•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粉絲,看到劇中的一些情節,可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上述劇中的價值觀與桑德爾在其名著《正義》一書中提到的不無相似之處。桑德爾在書中提到三種價值觀,籠統地說包括上述第一種價值觀,即把一切量化來量度得失的功利主義;第二種是覺得只要不影響他人便有自由做任何事情的自由意志主義;第三種則是強調個人在社會中的責任以衡量事物本質的社群主義。

對桑德爾來說,功利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相對都比不上社群主義。套用在劇中,探討社會對婚姻本質的界定和演繹,可能是對何謂愛情和婚姻的參考標準,而不是單純的利益和自我意識問題。然而,筆者看畢全劇後的一個感覺是,過度地強調社會規範和價值可能造就了社會很多過時與不公的現象,正如劇中的小安那樣,也可能令我們在種種既定框架之下無法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樂,這也是本劇想表達的信息之一。而功利或所謂自由意志掛帥固然有其流弊,但像本劇般用作反思的引子,可以是很好的「思考食糧」(food for thought)的前菜。反思生活和個人的存在正是日劇的魅力之一吧。若果未看此劇,誠意推薦大家考完試後找點時間看看。

原文刊於港台通識網《集師廣益》2017–01–06

--

--

Colin Lai 賴得鐘
Colin Lai 賴得鐘

Written by Colin Lai 賴得鐘

退休中學通識和歷史科老師、辯論隊導師;考評局通識教育科目委員會及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前主席、香港蘋果用戶協會前會長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