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爭議懶人包

Colin Lai 賴得鐘
9 min readMay 8, 2018

--

上星期報章傳出政府成立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提出若干檢討方向,包括「只修不考」及評級只分合格與不合格等,引發全城熱議。雖然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已迅速否認,並指短期內未有計劃為通識科進行大規模檢討,然而過去幾天仍不免引發各種關於通識科定位、考評以至其社會意義的討論。

通識科作為全港高中生必修科目,受社會各界監察本屬平常;然而部分批評既欠缺真憑實據,部分則有乖常理甚至雙重標準,而論者包括具影響力的社會人士以至著名學者。因此筆者嘗試引用各方實證,為主要爭議編寫以下的懶人包,以正視聽。

【對通識的誤解】

誤解一:通識科對學生造成莫大壓力,必須大幅裁切

論者指通識科內容既寬且廣,學生不懂研習以致壓力大增。

事實:

  • 今年四月學友社發表研究報告,指文憑試四個核心科目,壓力高低評分依次為英文(6.88)、數學(6.27)、中文(6.16) 及通識(5.98)。換言之,四科之中學生感到壓力最低的是通識科,比2012年壓力指數跌幅也在四科中最大。[1]
  • 從考評局公布2017年文憑試成績數據,四個核心科之中,最多考生在通識科達到大學入學的基本要求等級,間接印證上述調查中,學生認為通識科壓力最低的現象。
2017年文憑試考生在四個核心科目達到大學入學基本要求的比率
  • 2015年教育局及考評局曾就通識科課程內容作出刪減,亦改革了校本評核的機制以減輕老師及學生負擔。今年是刪減後的課程首次考試,預期學生壓力可獲進一步紓緩。
  • 今年已是第七年文憑試,老師和學生對通識科的考試模式已十分掌握,若能努力學習便不覺難。

解讀:固然現今高中生考試壓力甚大,但教育局應檢討整個學制,把壓力來源歸咎於通識科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誤解二:通識科減少學生選修科數目,令大學科研學系無人問津

有指高中設四個必修科,學生一般只選修兩個學科,令理科乏人問津。因此建議把通識改為選修便可有更多學生選修理科科目。前港大校長徐立之曾多次表達這看法。

事實:

  • 文憑試前的大學入學試(高級程度會考),學生只需修讀中英兩個主科加兩個選修科。對,同樣是兩個選修科,那時大學沒有投訴學生不選理科。
  • 上星期四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李嘉敏老師在報章撰文,引用考評局數據比較2012年高考與2018年文憑試學生修讀情況,顯示若干科目在文憑試下修讀比例反而有所提升,其中包括理科之中的生物科,由2012年高考的23.8%升至2018年文憑試的26.6%、電腦科由7.5%升至11.6%(現稱為ICT)、視覺藝術科更由0.9%大幅升至7.2%。[2]
  • 根據考評局的報告,文憑試新開設的「企會財」(BAFS)吸納了22.5%考生;經濟科修讀比例也由2012年高考的27.3%上升至2017年的29.1%。

解讀:一來數字顯示生物與電腦等理科未被「擠壓」,二來固然現時物理和化學修讀比例比以往低,但文憑試與以往高考同樣設兩至三個選修科,為何「擠壓」現象以往沒有出現?觀乎大學醫科與商管金融學系其門如市,可見這是香港社會整體重金融輕科研的後果。政府和大學沒有為本港科普及科研環境把好關,卻諉過於通識科,可謂缺乏科學精神也無助解決問題。

誤解三:通識科過於政治化,令學生政治立場更激進

多名政壇人士指控通識科專注政治議題,令學生過於激進。教聯會會長黃均瑜指通識科給與學生太多「批判工具」;著名教育學者程介明上星期亦於本報撰文,指通識考卷「三番四次地拿政治熱點作考題」,但他認為「在這些社會上已經非黑即白的問題上,沒有多少考評的餘地」因此不應在課堂討論。[3]

事實:

  • 早在2014年11月已有學者提出參與當年雨傘運動的市民中,17歲或以下的僅佔7.5%,主要參與年齡層依次為18–24歲(29.5%)、30–39歲(24.1%) 及25–29歲(23.7%)。當時文憑試通識科只考了三年,只佔18–24歲年齡層的極少數。[4]
  • 教育局委託中大社會學系進行調查,並於2016年2月刊載政府中央政策組網頁。報告引述一名高中生的訪談內容,指他原本非常支持雨傘運動,但在通識課堂討論相關議題時老師提到運動雖能表達訴求,但對民生亦造成影響,因而改變了他對佔領的看法。[5]
  • 香港政治議題只佔通識課程六個單元中,其中一個「今日香港」單元的三個主題中的一個。
  • 所謂「政治」議題在過去七年的文憑試考卷並未「三番四次」地拿作「熱點」。各議題詳列如下。(加底綫者為所謂「政治爭議」)
2012–2018年文憑試通識科考卷議題
  • 通識科的考試題型並非如程教授所說,純粹「剪輯建制與反建制兩方面的媒體資料」來作「平衡的文章」;考生能確立並闡釋自己的立場是得高分的基本要求。

解讀:多項調查已證實通識不單沒有令學生政治激進化,更令學生平衡不同論點而更理性。更重要的是踏入21世紀,社會議題愈趨密集與複雜是全球大勢所趨。在課堂裏透過有系統的課程培養學生面對這世界的發展,應是當務之急而非洪水猛獸。

誤解四:通識評級改為合格/不合格有助紓緩學生壓力

去年二月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亦通過無約束力動議,建議通識科考試改用此制。此外,以梁錦松為首並匯集程介明教授、戴希立校長等的「教育2.1」力推此方案,另加「優異」等級的三級制。

事實:

  • 根據立法會文件,專責通識科課程發展的兩個議會──「課程發展議會通識教育委員會」和「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評局通識教育委員會」去年曾先後於3月、4月、10月及11月四次進行相關討論,均達致保持現有由1至5** 評級的結論,因兩個委員會均認為現行機制有效反映學生表現;亦恐怕改動核心科目評級會影響文憑試國際認證,直接影響學生負笈海外。[6]

解讀:立法會去年二月的議案意在紓緩學生壓力,但如前述近年學生通識科的壓力已大減,此項建議已無需要。也有意見擔心「教育2.1」的三級制沒有了現時第2至4評級作緩衝,反而令學生更加矢志取得「優異」級別而增加壓力,弄巧反絀。

誤解五:大學學科改制乃因避開通識

近兩年大學各學系愈來愈多由以往「4+1」(即計算四個核心科加一個選修科成績)改為「最佳五科」(即計算核心科與選修中最佳成績的五科;核心科只需符合基本要求便可)。有意見認為這項改動是為了讓考生避開通識科而設。

事實:

  • 最佳五科的計算可適用於任何核心科目。例如文科生可能數學或語文科成績較差、理科生則可能認為通識科較難,沒有證據說明這是針對通識科而設。

解讀:上述的學友社調查指「最佳五科」有助紓緩學生壓力,也可令大學收生更精準,並非壞事。用以扣通識帽子毫無根據。

【通識科的現況與價值】

真理愈辯愈明,上文以真實研究成果及事實證明各項質疑極不合理,希望謠言止於智者。然而更重要的是學習通識科究竟有何裨益而令它值得成為高中學制的必修科?

通識科考題設計經過自2012 年以來的蛻變,已發展出各種題型。老師在課堂透過教授這些題型,令年輕人習慣多角度、邏輯推論、重視實證以及敢於建立自己立場的思考習慣。篇幅所限,下文僅以2018文憑試卷一題為例說明:

「在現代的社會,社區應比家庭在養育孩子方面擔當更大的角色。」你是否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卷二第1(b)題)

此題中,學生除了需理解「現代化」的特徵外,也需分別列出社區和家庭兩方面在養育孩子的優勢與局限,繼而提出衡量準則,確立社區還是家庭該擔當更大角色的立場。其中學生需對社會現況有相當掌握、擁有處理抽象概念的能力、並敢於表達及捍衞自己的立場,再以清晰的架構表達推論邏輯。

以上能力可說是社會對21世紀青少年的基本期望,亦絕非「吹水」可得。當然有論者謂其他科目亦有如此訓練,但通識科作為必修科才可有系統地不斷訓練,使它們成為青少年的思考習慣。

此外,每名考生均需完成一份多達4,500字的「獨立專題探究」論文,就自選的議題進行約一年的探究,深入思考並搜集一手或二手資料。這樣學生在課程中便可兼顧考試議題的闊度以及專題探究的深度。學生自選探究的題材也五花八門。以筆者學校為例,學生選取環保議題、網媒發展、社企困難、韓風現象等一應俱全,對他們拓闊視野甚有幫助。

【結語】

由於篇幅所限,上文僅能簡單回應一些常見爭議,惟望能加深公眾對通識科的瞭解。最近一位原本任教經濟科的朋友對筆者坦言,多年前被指派任教通識實非情願,現在卻深感通識科對學生成長的重要而樂意參與其中。希望公眾也能明白通識老師們的苦心,縱然此科仍有很多改善空間,但不要輕言廢棄,重回港英年代的功利課程模式,則是香港未來與青少年之福。

作者為資深通識老師,亦為現任考評局科目委員會(通識科)主席,上述言論不代表委員會意見

原文刊於《信報》2018年5月8日,本文加入註腳及作出少量手文之誤修正

[1]學友社(2018)〈學友社文憑試考生壓力調查:擔心往後出路為主要壓力來源〉2018年4月8日。
http://www.hyc.org.hk/files/press/20180408_PR.pdf

[2]李嘉敏〈通識科真的侵佔了考生的選科空間嗎?〉《星島日報》2018年5月3日。

[3]程介明〈通識課程不是政治戰場〉《信報》2018年5月4 日。

[4]鄭煒、袁瑋熙〈後雨傘運動:告別政治冷感的年代〉《明報》2014年11月29日。

[5]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6). ‘A Study on Civic Values and Engagement of “Post-90s” in Hong Kong.’ Central Policy Unit, HKSAR Government.

[6]立法會文件編號CB(4)422/17–18(01)

--

--

Colin Lai 賴得鐘
Colin Lai 賴得鐘

Written by Colin Lai 賴得鐘

退休中學通識和歷史科老師、辯論隊導師;考評局通識教育科目委員會及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前主席、香港蘋果用戶協會前會長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