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的咖啡機
完成了暑假最後一天的工作,終於結束了校長執掌筆者任教的學校十六年的工作,正式退休了。
身為與校長一起於1999年創校的老師之一,以學生刊物顧問老師的身分,在學年終結前與他進行了一次訪問。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去嘗試印證自己的觀察。
「校長,很久之前開始你便把一部咖啡機放在走廊另一端的教員室A,而不是校長室或與校長室毗鄰的校務處和另一間教員室,是有你的用意吧?」
他說這是因為一些在教員室A的老師們很喜歡喝咖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便把咖啡機放在那邊分甘同味。對於這個答案,筆者當然不滿意,再追問之下,他終於證實了筆者心中那個假設。
當然自己沒當過校長,但總覺得校長是一份很寂寞的工作。老師們與他太稔熟,很容易招人話柄;校長主動地「關心」老師,又很容易被視為借故監察老師甚至「收風」。因此,知道老師們和自己一樣喜歡喝咖啡,因此把咖啡機放在教員室,他每天可以喝新鮮精製咖啡之餘,也可以順道與老師們聊聊天,卻又不會給人「巡房」的感覺。
當然,不是每一位校長都可以造到這個效果。如果校長與老師之間的關係緊張,每天來斟咖啡的舉動仍會被視為監察老師的工作,因此還要看校長與老師之間的互信關係。與老師建立友善關係很多管理層都會說,但真的會做的卻不多;更會花這種心思去思考如何低調」地做到的更如鳳毛麟角。
校長重視建立與老師的關係,是這家學校在過去十六年學校的成績能穩步發展的原因。有開心的老師,自然能感染學生們都快樂地學習,同事間和諧地合作;相反,只顧學生表現而擠壓老師「交數」只會令他們充滿怨氣。最後這些怨氣會感染到誰?難道學生每天上課時看到木口木面的老師會令他們愉快學習?
可惜的是現時不少學校管理層(包括校長、副校長以及他們之上的校監和校董會)都忘記了這一點。筆者聽過不少校長強調所謂的「強勢領導」,以為能以行政權力指示老師們工作便是反映校長強政勵治的方法。
然而他們可能忘記了教師們不論經驗深淺,都是受過大學教育的社會精英(否則怎會被校長聘用?),他們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尤其八、九十後的一輩。筆者日常接觸的年輕教師很多都有熱誠而且有主見,在網媒撰寫教育政策評論的也以他們為主。他們怎會甘心盲目聽令?如上所述,陽奉陰違、怨氣衝天,最後苦了的還是學生。
校長說退休後不會再涉足教育公職,甚至不會過問任何學校新學年以後的事務,以免為新校長增添壓力。在此筆者祝願他退休後生活愉快、身體健康外,也希望更多學校管理人員領會他這種咖啡機管治理念,則能為老師在學校沉重的工作量下仍能時刻提提神吧。
原文刊於《信報》2015–10–09, 2015–10–16